歡迎來到花田村

米修 ~ 米修 ~ 大家好!這裡就是傳說中「好山、好水、好風光」的花田村!住著一群單純、熱情、善良又快樂的村民,歡迎您也搬進來與我們同住,一起敞開胸懷,追求這世界上最簡單、平凡的幸福。因為這個世界真的還沒有太爛,值得我們一起努力。來到花田村哪 ~心情就會爽啊 ~ (「愛...在 花田村」部落格於2010年2月8日創立,希望本著「好東西跟好朋友分享」的理念,無私的和花田村民分享各種資訊)

2011年1月13日 星期四

「虎媽」勁爆 華裔媽咪也震驚 (文章轉貼)

這幾天海外華人社區的媽媽們熱烈討論著一篇刊登於美國華爾街日報的文章,作者本人是成功的大學教授,她發表的文章闡述華裔母親們因為對子女的積極鞭策,才造就出不凡的孩子。此文一出引起廣大的兩極討論,教育孩子到底怎樣才是對的呢?這是所有為人父母者都要省思的問題。(英文原文連結)

轉載自01.11.2011美國世界日報

耶魯法學院華裔女教授蔡美兒8日在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極富爭議的專欄文章,兩天來同時在西方讀者與華裔社區中激起千層浪。這篇名為「中國母親何以更優越」(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的文章,用直白的語言和豐富的例子,試圖告訴美國讀者,華裔母親雖然對子女更苛刻,但確能給他們更成功的未來。

蔡美兒自稱「虎媽」,但她的自豪感卻沒讓許多華裔母親們感到「被代表了」,甚至表示「震驚和難以置信」。一位華人網友寫到:「看了半天沒明白作者是在反諷,還是在論證她的標題」。另一些華人則批評,「文章在製造刻版印象(stereotype)」。
(未完,請按更多內容‧影音)

文章嘗試回答一個複雜的問題:「沒有玩伴日、沒有電視、沒有電腦遊戲的生活準則,加上數以小時計的鋼琴練習,能不能創造快樂的小孩?如果他們反抗怎麼辦?」。

蔡美兒的兩個女兒露易莎(Louisa)和蘇菲亞(Sophia)的成長經歷就是如此,「露易莎和蘇菲亞從不許在外玩過夜,沒有玩伴日,不許參演校園劇,不許抱怨,不許看電視和打電玩,不許拿A以下的成績,除體育意外,不許拿不到每一門課的第一,不許玩鋼琴和小提琴外的任何樂器」。但露易莎和蘇菲亞真的做到了以上種種「苛求」,蘇菲亞還成功於2007年在紐約卡內基中心登台表演,這讓蔡美兒非常自豪。

她也表示西方父母是否過度照顧子女的自尊心,「事實上,華裔父母敢做許多西方父母難以想像,但是合法的行為。華裔母親可以對女兒說:『嘿,小胖妞,該減肥了!』但西方父母只敢小心翼翼,但不得要領地試圖表達這樣的想法」。

華爾街網站上,這篇極富爭議的文章在48小時內得到了近2200位讀者的評論回應。許多評論表示他們並不認同蔡美兒的理念。但網站的讀者投票結果卻顯示,60.7%(3151人)認同嚴厲的東方家庭教育方式,39.3%(2039人)認同寬容的西方方式。

蔡美兒的文章幾乎在全部美國華人網站上得到熱議。北美華人網網友在轉載時,給標題加了「shocked」(震驚的)字樣,獲得1萬2000多人關注。

網友katezhaoying就表示,「非常不喜歡這種stereotype的寫法。首先我就不是這樣的媽媽,而且也很不認同這樣的教育方式。不知道這是showoff(炫耀)自己培養了多麼成功的孩子,還是為了證明中國孩子整體優秀是因為這樣的教育。還有講作者小時候爸媽在家爆粗口罵孩子的事情,如果孩子本來就敏感,心裡沒有安全感,還不知道怎樣想呢」。另一些更極端的網友則把文章形容成,「恐怖的兒童故事」。

但也有網友表示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位文學城網友說:「她那幾條我想過,但一條都沒能做到,汗顏。」另一網友也指出,「認同作者,對子女的自尊心來說,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讓他們放棄;因為沒什麼比在你失去信念的時候堅持成功更能建立自信」。

在紐約市大(CUNY)工作的台灣女生陳柏均剛剛升任人母不久,同樣在思索培養子女的方式。但她在看完文章後說:「很高興蔡教授的女兒如此有音樂才華,但偉大的藝術家同樣需要多愁善感和對世界充滿熱情。作為一個母親,我不強求把兒子培養成天才,只希望他不要孤獨地活在自己的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