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最早的版本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描繪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京(今開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和自然風光。畫中主要分開兩部份,一部份是農村,另一部份 是市集。畫中人物500多人,衣著打扮不同,神情也各異。畫面栩栩如生,其間穿插各種活動,並極注重戲劇性,構圖疏密有致,注重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全圖分為三個段落。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中段,繁忙的汴河碼頭,後段,熱鬧的市區街道。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中的人物都以動畫形式活動起來,圖中水流人動,百貨紛陳,河上縴夫叫號,船舶亦搖曳 行進。令參觀者猶如置身於九百多年前北宋首都汴京。
2010 年上海世博展出的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令人驚豔,再度掀起《清明上河圖》的熱潮,之後於香港再度展出也大受歡迎。這幅不朽的國寶藉由電腦科技生動的呈現出更完整的風貌讓我們對當時的歷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