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網頁點選單

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永遠的三毛/真實與夢幻的交界 (文章轉貼)

擁有多本暢銷著作、帶給無數讀者歡笑與淚水的台灣女作家三毛於1991年自殺去逝,有人說:「做她的家人朋友很累,做她的讀者最好!」擁有讀者們的熱愛,擁有這麼傲人的才華,三毛終究還是以令人遺憾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深深的、重重的傷了家人朋友的心。

永遠的三毛/真實與夢幻的交界 重讀三毛

作者 / 出處:楊照 ╱  聯合報

三毛生前寫的最後一篇作品,應該是〈跳一支舞也是很好的〉,文章這樣開頭:「對於這全新的西元1991年,我的心裡充滿著迎接的喜悅。」寫的時候,1991年還差幾天,文章刊登出來,1991年1月4日,三毛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為什麼前幾天還寫如此充滿希望的字句,幾天後卻親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或者應該換個方向問:為什麼一個憂鬱愁苦到會自殺的人,還能寫出這樣的文字呢?後面的問法進一步帶我們問一個更艱難的問題:三毛是只有在這時矛盾地抱持悲鬱心情寫快樂文章,還是其他別的時候也如此?我們真的能從三毛寫的文字中,讀出、理解背後那個作者是喜是悲嗎?如果她沒有自殺,當讀到「對於這全新的西元1991年,我心裡充滿著迎接的喜悅」時,我們豈不就理所當然認定了三毛是喜悅的,甚至分享了她的喜悅?

那麼在此之前呢?她寫下那些帶給讀者種種幸福感動的文章時,她自己真的懷抱幸福感動嗎?

或許正因為在現實中,那個寫作的人太難喜悅,所以她才用文字去創造另一個生命、另一個意識,教那個生命代替她快樂起來,如此,悲鬱中寫作的人,才能透過那文字分身來抗拒悲鬱,才能活得下去?

延伸閱讀:請點選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